如果有上帝的話,瑪塔·阿格里奇一定是被上帝欽點的鋼琴大師。只是和其他大多數被欽點的天才不同,阿格里奇從來不以此為傲,反而陷入多年的恐慌。
為了不體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她情愿相信每個人身上都有其獨特的光芒,既然照應在自己身上的是演奏鋼琴的才能,那么你就是繪畫天才,他是與生俱來的歌唱者,她應該是個文學奇才……瑪塔這樣不辭辛勞地為身邊的每個人找出一條光芒萬丈的路徑,最后她不得不發現,她依然是站在人群中被突顯出來的那一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讓她感到沮喪。
太多人對瑪塔如此揮霍自己的才能感到無法理解,她的揮霍方式里飽含著任性,包括在臨上臺前一刻取消演出(這事從她出道至今,從未間斷);包括長時間不去練琴(奇怪的是只要她再次觸碰琴鍵,樂曲在她手指下又神奇般活了過來),瑪塔過去的一個經紀人曾經說:瑪塔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毀掉她的藝術生涯,可是沒有成功。
瑪塔的任性和無常讓在她身邊的人感到緊張,不知今晚她是會談笑到半夜,還是會下達逐客令。但她是主觀的、詩意的、直覺的、神秘莫測的,這些都讓她離藝術更近。
當貝拉米第一次向瑪塔提出想寫一本她的傳記時,瑪塔生氣了,我對自己不感興趣,我只對別人感興趣。幾個月后,貝拉米舊事重提,說這本書要通過采訪她的朋友、女兒、樂伴后完成,這個主意讓瑪塔覺得還挺好玩,那隨你的便。在成書過程里,貝拉米對瑪塔的采訪時常讓她覺得興奮的同時也倍感折磨。在凌晨4點的鹿特丹,瑪塔卻談興正濃,她陪著瑪塔一次次坐火車和飛機去聽音樂會,隨時等待有合適的時機可以和瑪塔聊一聊。在歷經五年成書后,有人問貝拉米會帶瑪塔的哪個錄音到孤島上去。我希望帶著她到孤島上,可是,這也將是投身于地獄。貝拉米的回答,足以體現出人們對瑪塔強烈的愛與怕。但即便如此,愛最終還是會戰勝其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