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東方人的骨架,卻接受了鋼琴大師“可怕的教學方法”的訓練,陳瑞斌希望跳出五線譜,用鋼琴重新演繹自己喜歡的感覺
沈晴
[陳瑞斌是已故俄羅斯鋼琴大師貝爾曼唯一的華裔學生,史上最年輕的拉赫瑪尼諾夫國際大賽得獎者,被歐洲樂評譽為“二十年才出現的一個天才”]
“就是很一般的手指”,陳瑞斌順了順不太突出的指節,端詳了一陣,認命地笑道,“不像西方人的手指又大又粗、勁道有力。我是很東方人的骨架。”因為這雙資質平平的手,在師從俄羅斯已故鋼琴大師拉扎爾·貝爾曼(LazarBerman)的12年間,陳瑞斌“精神壓力很大”。偶爾他也會抱怨幾句,“貝爾曼人高馬大,總要求我跟他彈得一樣(有力),也不管我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
作為貝爾曼唯一的華裔學生,也是晚年所收的弟子,陳瑞斌并沒有受到額外的關照,反而被老師的“烈性子”和“可怕的教學方法”所震懾。20歲那年,他剛剛在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大師賽上獲獎,進入了貝爾曼的視線。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陳瑞斌在緊張和忐忑中整整彈足了兩個小時,才打動了這位俄羅斯鋼琴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并沒有具體指導演奏技巧,那時我早已不是初學者了,但是怎樣由音樂家成為藝術家,是他帶給我的最大啟示。”
有一回,莫斯科的演出結束后,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在后臺抓住了陳瑞斌,邊回憶,邊掉眼淚。那種跨越語言、種族的共鳴和感動,讓他相信,“不管今天我彈的是俄羅斯學派、歐洲的(浪漫主義),還是華人音樂,音樂都是最好的言語,直接、震撼,能啟發心靈、療愈心靈。”
今年,陳瑞斌計劃錄制一張有關俄羅斯后期浪漫作品的專輯。4月24日,他還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一曲目也是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inTime)的主題曲。
時光在陳瑞斌身上同樣留下了傷感的印記。13歲自中國臺灣只身遠赴維也納留學,16歲在意大利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嶄露頭角,又先后獲得波蘭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等多項國際賽事獎項,最初10年,陳瑞斌不曾回過家鄉。不管是練琴聲太吵被房東趕出來,還是每天八小時以上的高強度訓練,他都不曾懷疑,“音樂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它創造很多的可能性,你一定要超越失望與困難,堅持到底。”
對晚來成名的好奇
“你家的那架象牙琴還好嗎?”我問陳瑞斌。
他愣了一愣,有些意外,“那架琴還是舍不得捐出去,沒有它就沒有我們全家。”
象牙琴的故事,是陳瑞斌一家的溫馨記憶。這臺父親從日本買回的三手鋼琴幾易他人,如今已經有一百三四十年了,家中的三個小孩都靠它啟蒙。“我還未出生時,家里就有一臺琴等著我。”陳瑞斌樂得將兒時的“優渥”待遇掛在嘴邊,但也是這臺象牙琴,造成了他習琴的不少困擾。比如象牙的紋路深深淺淺,造成他后來一段時間需要脫下眼鏡彈奏,以便撇開琴鍵對視線的干擾。
“是鋼琴選擇了我。”陳瑞斌反復呢喃。雖然年少時便獲獎頗豐,跟隨貝爾曼的近10年,無疑成就了他音樂造詣和哲學思想上的大步進階。
“基本一月一次,我們約好一個地方,四五個小時不停地彈,每次上完課我的手都要痛上兩天。”貝爾曼的疾言厲色和潑人冷水,時常被陳瑞斌稱為“可怕的教學方式”,“他講完之后,我起碼需要一分鐘的時間思考和整理,這時候學生的及時反應就顯得很重要。若是我犯第二次、第三次錯,他就會很沒耐心。”
貝爾曼曾說:“我喜歡有沖突的音樂,因為真實的人生總是交織著幸福與痛苦,這樣的音樂更富表現力。”老師對幸福和困苦、享受和付出的理解,深深影響著陳瑞斌,他尤其偏愛演奏與貝爾曼同源的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2013年拉赫曼尼諾夫誕辰一百四十周年之際,陳瑞斌舉辦了“完全拉赫曼尼諾夫”世界巡演音樂會,從臺灣到北京再到紐約,演奏了他不同時期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包括一些甚少或從未演奏的作品。隔年,他又在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WallisAnnenberg演藝中心演出拉赫曼尼諾夫三首夜曲,比弗利山莊也是這位鋼琴大師的逝世地。
“貝爾曼的一生也很傳奇。因為一些原因,他50歲之后才去西歐表演,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出名,和被認可。”陳瑞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么多年,他一直對一個問題特別感興趣:那些五六十歲成名的音樂家是怎樣過來的。
“像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也是晚年成名。他們的卓識,無論從技術還是思想,都遠在那些三四十歲之前便早早出名的人之上。他們不是泛泛而談,而以一個真實的具象比喻,來啟發觀眾進入音樂的世界。”陳瑞斌覺得最難拿捏的意象比喻,恰恰是他們最游刃有余的“練習有法,但無定法”。
不用再等五線譜
或許是因為少小離家,初到維也納的陳瑞斌“心一下子就野了”,不僅對音樂之都的大小演出倍感新奇,還在課余時間重走那些音樂巨匠的人生路。“貝多芬在奧地利住過的所有房子,我都去看過。哪怕他只住過三四個月,我都知道發生過什么事情。”在貝多芬英年早逝的那個房間,一張床、一雙鞋子,便構成了他的全部回憶。
“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肖邦的墓前有很多鮮花,到了比才那兒,空蕩蕩的,什么東西都沒有。”他語調一轉,“正巧有一個法國人從墓前走過,哼了一段(他的)《卡門》,聽著特別有靈氣。”
“如今網絡這么發達,輕輕松松就可以了解這個作曲家過去的生活是怎樣的,為什么譜這首曲子。不用再去等五線譜,沒有必要。”陳瑞斌直言,若是能跳出狹隘的五線譜,對作曲家和曲目會有更豐滿的認識。“五線譜只是創作者的工具,就像讀《圣經》、《可蘭經》,關鍵是懂其中的真義。”
2004年發行的《鋼琴的四個表情》,陳瑞斌作出了最個人化的嘗試——將胡桃夾子、皮爾金組曲、天使探戈、崔斯坦與伊索德,以鋼琴的演奏改編管弦、探戈、歌劇的16首曲目。“像皮爾金組曲,大家熟悉的是管弦樂版本,但我從奧地利的圖書館找到它的原稿,希望把它錄下來。那時接觸探戈的華人也很少,這些新的元素都值得嘗試。”《鋼琴的四個表情》當年在臺灣銷售兩萬多張,在古典音樂CD中銷量可觀,并將第十五屆臺灣金曲獎的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和最佳演奏獎收入囊中。“我現在最喜歡的不是鋼琴音樂,而是用鋼琴重新演繹那些喜歡的感覺。”陳瑞斌說。
沈晴
[陳瑞斌是已故俄羅斯鋼琴大師貝爾曼唯一的華裔學生,史上最年輕的拉赫瑪尼諾夫國際大賽得獎者,被歐洲樂評譽為“二十年才出現的一個天才”]
“就是很一般的手指”,陳瑞斌順了順不太突出的指節,端詳了一陣,認命地笑道,“不像西方人的手指又大又粗、勁道有力。我是很東方人的骨架。”因為這雙資質平平的手,在師從俄羅斯已故鋼琴大師拉扎爾·貝爾曼(LazarBerman)的12年間,陳瑞斌“精神壓力很大”。偶爾他也會抱怨幾句,“貝爾曼人高馬大,總要求我跟他彈得一樣(有力),也不管我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
作為貝爾曼唯一的華裔學生,也是晚年所收的弟子,陳瑞斌并沒有受到額外的關照,反而被老師的“烈性子”和“可怕的教學方法”所震懾。20歲那年,他剛剛在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大師賽上獲獎,進入了貝爾曼的視線。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陳瑞斌在緊張和忐忑中整整彈足了兩個小時,才打動了這位俄羅斯鋼琴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并沒有具體指導演奏技巧,那時我早已不是初學者了,但是怎樣由音樂家成為藝術家,是他帶給我的最大啟示。”
有一回,莫斯科的演出結束后,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在后臺抓住了陳瑞斌,邊回憶,邊掉眼淚。那種跨越語言、種族的共鳴和感動,讓他相信,“不管今天我彈的是俄羅斯學派、歐洲的(浪漫主義),還是華人音樂,音樂都是最好的言語,直接、震撼,能啟發心靈、療愈心靈。”
今年,陳瑞斌計劃錄制一張有關俄羅斯后期浪漫作品的專輯。4月24日,他還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一曲目也是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inTime)的主題曲。
時光在陳瑞斌身上同樣留下了傷感的印記。13歲自中國臺灣只身遠赴維也納留學,16歲在意大利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嶄露頭角,又先后獲得波蘭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等多項國際賽事獎項,最初10年,陳瑞斌不曾回過家鄉。不管是練琴聲太吵被房東趕出來,還是每天八小時以上的高強度訓練,他都不曾懷疑,“音樂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它創造很多的可能性,你一定要超越失望與困難,堅持到底。”
對晚來成名的好奇
“你家的那架象牙琴還好嗎?”我問陳瑞斌。
他愣了一愣,有些意外,“那架琴還是舍不得捐出去,沒有它就沒有我們全家。”
象牙琴的故事,是陳瑞斌一家的溫馨記憶。這臺父親從日本買回的三手鋼琴幾易他人,如今已經有一百三四十年了,家中的三個小孩都靠它啟蒙。“我還未出生時,家里就有一臺琴等著我。”陳瑞斌樂得將兒時的“優渥”待遇掛在嘴邊,但也是這臺象牙琴,造成了他習琴的不少困擾。比如象牙的紋路深深淺淺,造成他后來一段時間需要脫下眼鏡彈奏,以便撇開琴鍵對視線的干擾。
“是鋼琴選擇了我。”陳瑞斌反復呢喃。雖然年少時便獲獎頗豐,跟隨貝爾曼的近10年,無疑成就了他音樂造詣和哲學思想上的大步進階。
“基本一月一次,我們約好一個地方,四五個小時不停地彈,每次上完課我的手都要痛上兩天。”貝爾曼的疾言厲色和潑人冷水,時常被陳瑞斌稱為“可怕的教學方式”,“他講完之后,我起碼需要一分鐘的時間思考和整理,這時候學生的及時反應就顯得很重要。若是我犯第二次、第三次錯,他就會很沒耐心。”
貝爾曼曾說:“我喜歡有沖突的音樂,因為真實的人生總是交織著幸福與痛苦,這樣的音樂更富表現力。”老師對幸福和困苦、享受和付出的理解,深深影響著陳瑞斌,他尤其偏愛演奏與貝爾曼同源的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2013年拉赫曼尼諾夫誕辰一百四十周年之際,陳瑞斌舉辦了“完全拉赫曼尼諾夫”世界巡演音樂會,從臺灣到北京再到紐約,演奏了他不同時期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包括一些甚少或從未演奏的作品。隔年,他又在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WallisAnnenberg演藝中心演出拉赫曼尼諾夫三首夜曲,比弗利山莊也是這位鋼琴大師的逝世地。
“貝爾曼的一生也很傳奇。因為一些原因,他50歲之后才去西歐表演,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出名,和被認可。”陳瑞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么多年,他一直對一個問題特別感興趣:那些五六十歲成名的音樂家是怎樣過來的。
“像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也是晚年成名。他們的卓識,無論從技術還是思想,都遠在那些三四十歲之前便早早出名的人之上。他們不是泛泛而談,而以一個真實的具象比喻,來啟發觀眾進入音樂的世界。”陳瑞斌覺得最難拿捏的意象比喻,恰恰是他們最游刃有余的“練習有法,但無定法”。
不用再等五線譜
或許是因為少小離家,初到維也納的陳瑞斌“心一下子就野了”,不僅對音樂之都的大小演出倍感新奇,還在課余時間重走那些音樂巨匠的人生路。“貝多芬在奧地利住過的所有房子,我都去看過。哪怕他只住過三四個月,我都知道發生過什么事情。”在貝多芬英年早逝的那個房間,一張床、一雙鞋子,便構成了他的全部回憶。
“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肖邦的墓前有很多鮮花,到了比才那兒,空蕩蕩的,什么東西都沒有。”他語調一轉,“正巧有一個法國人從墓前走過,哼了一段(他的)《卡門》,聽著特別有靈氣。”
“如今網絡這么發達,輕輕松松就可以了解這個作曲家過去的生活是怎樣的,為什么譜這首曲子。不用再去等五線譜,沒有必要。”陳瑞斌直言,若是能跳出狹隘的五線譜,對作曲家和曲目會有更豐滿的認識。“五線譜只是創作者的工具,就像讀《圣經》、《可蘭經》,關鍵是懂其中的真義。”
2004年發行的《鋼琴的四個表情》,陳瑞斌作出了最個人化的嘗試——將胡桃夾子、皮爾金組曲、天使探戈、崔斯坦與伊索德,以鋼琴的演奏改編管弦、探戈、歌劇的16首曲目。“像皮爾金組曲,大家熟悉的是管弦樂版本,但我從奧地利的圖書館找到它的原稿,希望把它錄下來。那時接觸探戈的華人也很少,這些新的元素都值得嘗試。”《鋼琴的四個表情》當年在臺灣銷售兩萬多張,在古典音樂CD中銷量可觀,并將第十五屆臺灣金曲獎的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和最佳演奏獎收入囊中。“我現在最喜歡的不是鋼琴音樂,而是用鋼琴重新演繹那些喜歡的感覺。”陳瑞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