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鋼琴,88個琴鍵,每個琴鍵都擁有專屬的音律。這些聲音的傳遞,源自隱藏在鋼琴外殼之下的8000多個部件,一旦任何一個細微之處出現偏差,琴鍵就無法傳達準確的音律———這是屬于鋼琴的秘密。
高海龍就是探尋這個秘密的人。瞬間聽辨每個音律的準確性,操控鋼琴的每個構成零件。從業(yè)4年,為6000多架鋼琴尋回最精準的聲音。他的職業(yè),是鋼琴調律師。
作為一名音樂白癡,當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職業(yè),頓感不明覺厲。外表看來,27歲的高海龍是個普通青年,說話聲音低低的,笑起來很靦腆,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每天都在做著在我看來非常文藝且高深莫測的工作。
高海龍說,他確實是個普通青年,而且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要不是當初在窮途末路時作出的一個特殊決定,就不會有現在的調律人生,他或許依舊是一個在城市里辛苦打拼的農民工。
■選擇
邊打工邊學彈琴
如今從事與鋼琴息息相關的工作,其實早有伏筆。
高海龍家在長嶺縣太平川鎮(zhèn)的一個農村,從小,他就有一個村里人看起來很奇葩的愛好———鋼琴。他說,當時全村沒有人懂鋼琴,連見過鋼琴的人都是少數,唯一的一架鋼琴,是在村口教堂里,但沒人會彈。
上初中時,聽說學校有一位音樂老師會彈琴,他一有時間就去跟著學,但是因為所在環(huán)境的限制,他并沒想到以后把音樂當做出路。2007年,高中畢業(yè),和村里的同齡人一樣,高海龍面臨著三種可選擇的人生軌跡:考大學、去打工、留下來種田。最終他選擇去大連的一家酒店打工。
這份工作很累,工資2000元左右,每天要工作12小時,也很少有休息日。但高海龍仍然堅持在做,因為他要靠這份工作賺到的錢,養(yǎng)活自己不賺錢的夢想。“拿到第一份工資的時候,我拿出一部分錢,作為學鋼琴的學費。”他說,從那時候起,他每周都要去學鋼琴,后來還花了4000元買了一臺數碼鋼琴,這筆錢,對當時的他來說是筆“巨款”,這是節(jié)衣縮食省下來的,“人總要為自己的夢想付出代價,不然怎么能算是夢想呢?”
■追夢
辭職學習鋼琴調律
在酒店打工,終歸不是長久之計,2009年,不甘于現狀的高海龍,開始考慮換一份工作。
另外,因為勤奮與熱愛,他對鋼琴也越來越熟悉,彈得也越來越好,鋼琴老師發(fā)現,他對音律把握得很準,聽辨能力也很強,于是就建議他去學習鋼琴調律。“我當時對這個行業(yè)很陌生,覺得很冷門,但是也意識到,越是冷門,就越有市場,因為擁有鋼琴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他說。
但是,在高海龍的父親看來,要把鋼琴當事業(yè),有些太異想天開,“以前他在家的時候去彈鋼琴,我就覺得沒啥意思,但是當個業(yè)余愛好去玩一玩也就算了,現在要花錢去學,竟然還要學修鋼琴,簡直是開玩笑。”當時,他在電話里和高海龍反復爭吵,“太不切實際了,哪有那么多鋼琴給他調?”
父親的強烈反對,并沒有讓高海龍改變想法,“我已經站在一個路口,如果沿著原來的老路朝前走,肯定是一條死路,我必須轉彎,就算還是死路,也只能這么選擇。”他說,對于他當時的處境而言,從事鋼琴調律行業(yè),是現實與夢想的最佳平衡點。
2010年年初,在鋼琴老師的推薦下,高海龍辭掉工作,背負著家人的抗拒與對未來的自我迷茫,帶著僅有的一萬多塊錢,踏上了赴京學習鋼琴調律的旅程。
■堅持
一個音每天聽幾小時
高海龍去的是中國樂器協(xié)會與一家鋼琴廠合辦的鋼琴調律師培訓學校,入學前,需要對鋼琴基礎、樂理知識以及聽音能力進行測試,他順利通過了。
當時和高海龍一起入學的還有20多人,他們基本上都已經在從事與鋼琴相關的工作,有的是鋼琴老師,有的在開琴行,學了鋼琴調律之后,他們都有確定的用武之地,只有高海龍是年齡最小的,也是唯一一個畢業(yè)后沒有確定出路的人。更糟的是,交了學費、預留了學期內的生活費之后,他已身無分文,“除了努力學好,我沒有別的選擇。”
課程是全日制,所學習的內容,枯燥得始料未及,“每天反復聽音,一個琴鍵音,反復彈,每天聽三四個小時。”高海龍說,經常有同學聽到睡著,甚至當場抓狂,“每天做夢都是嗡嗡的聲音。”此外,就是通過兩音同時按下時產生的拍音,計算其他音高的標準,需要公式,用赫茲去計算,而且一架鋼琴的88個音、8000多個部件,每一個都要完全熟悉并且迅速判斷,“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能不停地學、不停地練。”
也是因為這樣,有的同學中途放棄了,也有人宣稱,以后堅決不做調律師,不然肯定會瘋掉。但是高海龍就是堅持下來了,并且從中找到了樂趣,“可能再也沒有人能像調律師這樣,這么熟悉一架鋼琴的全部。”
■成功
成為專職調律師
2011年,高海龍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老師破格把他推薦到了鋼琴廠,為出廠的鋼琴調音。此時,他已只身在外近4年,對于他曾經的決定,家人也已默認。于是,一年后,他決定回家,到長春工作。
回歸之后的工作過程,并沒有預期的那么順利。長春擁有一個龐大的鋼琴市場,專業(yè)的調律師也不多,但是絕大多數的鋼琴調律工作幾乎都被琴行和學校所掌控,高海龍雖然掌握著技術,卻沒有用武之地,無奈,只能先在琴行做鋼琴銷售員。
不久后,他在擔任銷售的同時,也開始為店里的鋼琴調律,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很多人因為對鋼琴音律不重視,影響到學習效果和鋼琴的使用壽命。于是,無論是否在工作時間,只要有顧客向他咨詢音律的問題,他都會盡心地幫助調整每一處細節(jié),與此同時,他也考取了國家高級鋼琴調律師的資格,并且修讀了大專課程。
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認可高海龍的專業(yè)調律能力。2014年年初,他離開琴行,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專業(yè)鋼琴調律師,每天至少要為3架鋼琴調律,“鋼琴至少每隔半年就要進行一次調律,否則肯定會影響學習和使用,而且鋼琴越好、使用的機會越專業(yè),對音準的要求就越高,音樂會上使用的鋼琴,每一場下來,都要調一次。”他算了算,從業(yè)至今,4年間,他至少為6000臺鋼琴調律。
曾經一起學習調律的同學,現在仍有聯絡,但是真正從事調律行業(yè)的人,目前只有5個,而高海龍是其中唯一一個專職調律師。在長春,像高海龍這樣的專業(yè)鋼琴調律師也為數不多。他的一位同學說,如此枯燥且極其考驗專業(yè)及耐心的工作,高海龍竟然一直在堅持做,“非常佩服他,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這份執(zhí)著。”
如今的高海龍,每天仍舊穿梭在不同的鋼琴之間,為它們尋找最精準的聲音。擁有這些鋼琴的人,很多都是學琴的孩子,看到坐在琴鍵旁的他們,高海龍好像看到曾經的那個自己,在教堂那架音律不怎么準的舊鋼琴前,舍不得離開的樣子,“現在他們有這么好的條件支持,也有廣闊的平臺,我希望他們都能堅持自己的熱愛,不要浪費時間與機會。”
在88個琴鍵之上彈奏出音律的美妙組合,依舊是高海龍戒不掉的愛好,但現在的他已經擁有了一架屬于自己的鋼琴。多年堅持,他終于讓曾經被村里人視作奇葩的夢想照進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