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歲的鋼琴家朱曉玫
鋼琴家朱曉玫今年65歲了。她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首場演出,定在11月9日晚19:45開始。五百余個座位的演藝廳只放了一臺鋼琴,四周圍滿座椅,觀眾屏息凝神等了五分鐘,朱曉玫探了探頭走了出來。爆裂的掌聲順勢響起,燈光暗下,只在鋼琴處留了盞頂燈。齊耳童花頭,寬大中式長衫,朱曉玫給人的觀感,幾乎和“傳說”中一模一樣。她雙手合十,鞠躬坐下,敲下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第一個音符。像是跟著朱曉玫“朝圣”,整場演出溢滿了濃重的“儀式感”。
《哥德堡變奏曲》是德國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曾被人譽為“宛若一匹人人均想駕馭的戰馬”,也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曲子以巴赫1725年為妻子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為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復又緩慢且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朱曉玫用70分鐘的時間,將它復現在上海觀眾面前。
自然界中,朱曉玫最愛山和水。在她看來,“山水”二字概括了自然界全部的美,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也是溪水、河流的意思,“他的音樂也像溪水一樣,不舍晝夜,寧靜流淌。我想這就是他的音樂既平靜又深沉,而且感人的原因。”在“文革”中中斷學業時,朱曉玫與巴赫意外相遇。那時,她拿到一本巴赫《平均律》的譜子,冒著危險偷偷將它們抄下來。回想起來,她始終覺得能在那樣的環境中認識巴赫,“實在是太幸運了。”
作為巴赫最主要的代表作,朱曉玫試圖借由《歌德堡變奏曲》進入巴赫音樂最基本、最精髓的部分。“它如此簡單又如此豐富。我每彈一次這首曲子,都覺得它來自寂靜,就像一尊雕塑從巖石中脫胎而出。這是一首寂靜的樂曲。”上海首演當天,朱曉玫并未對《哥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和變奏做過多反復的處理,“現場我從來不做全部的反復,你需要一氣呵成將音樂推上去,反復會把音樂內在的節奏拖下來。”她亦減少了裝飾音的使用,輕盈,詩意,在樂曲上做了不失“浪漫化”和“個人化”的處理。也有人指出朱曉玫在演出前半程時有“錯音”和“漏音”,尤其是炫技性段落因為年齡關系,并未盡現朱曉玫對巴赫的理解。但整場近乎“樸素”和“柔順”的演出,并不影響現場觀眾實實在在的感動。
25年來,《哥德堡變奏曲》成為朱曉玫每天必彈的曲目。很少有其他曲目會讓她彈這么長時間。這也讓她聯想到鄭板橋畫竹40年,“他說自己不會畫了,卻正是自己藝術成熟的時候。他說自己畫得不錯了,則是他走下坡路的時候。我一直抱著他這樣的觀點練這首曲子。”《哥德堡變奏曲》內在的平衡和安靜,在朱曉玫看來正是中國人尋求的最高境界。每天早上習練4小時巴赫,于她而言也似“打坐”般的修行,有時感覺差一點,有時感覺好一點,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已成為生活里自然的一部分。
朱曉玫在世界各地彈過兩百余場《哥德堡變奏曲》,但在她的印象,“大概只有兩三場是好的。”這里的“好”,于她而言是忘記時間流逝,進入“忘我”狀態。所以她始終認為“打坐”對音樂家重要,“能把自己忘掉之后的能量,直接沖向觀眾。”今年6月,朱曉玫在萊比錫托馬斯教堂的巴赫墓前演奏了《哥德堡變奏曲》,她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獲得這個機會的鋼琴家。
《哥德堡變奏曲》流傳至今已有100多個不同版本的錄音,那么多演出版中,朱曉玫也很難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每個人彈得都不一樣,我會喜歡不同人彈奏的不同部分。”所有版本都聽過一遍之后,朱曉玫在1990年還是決定錄一個自己的版本,“別人說你一點名氣都沒有,誰買?果真如此,我的唱片在家里躺了十年。但中國人彈巴赫還是不一樣,更細膩,更細膩,更有情感,而不是學院式的拘謹。”
演出時,有人喜歡在臺上盡現風格和個性,有人則喜歡將個人情感隱藏在作曲家身后,成為作曲家的虔誠信徒。朱曉玫是后者。“躲在音樂背后,躲在作曲家背后,讓音樂與觀眾直接交流,而不摻雜自己的東西,往往會使音樂更有力量。”從早年的窮困潦倒再到現今的備受矚目,亦有人問前后巨大的反差會否影響她對巴赫的演繹,朱曉玫輕輕一笑說,“我很擔心外界的炒作會把我抬得很高,那樣反而會摔得很慘。所以我非常小心地告誡自己,不要開太多音樂會,而要把時間多用在練習上。”
11月10日上午11點,也就是朱曉玫上海首演第二天,朱曉玫在上海交響樂團演藝廳接受了一大撥媒體的群訪,身旁遍布錄音筆和話筒。她一人坐在鋼琴旁的椅子上,棕色毛衣,穿了雙布鞋,系了條圍巾,裝扮樸素。她說,“你們問什么都可以,但問題請簡練一點,能聽懂就行。”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發問,朱曉玫一一作答,聲音沙啞里透了溫和,謙遜中又透了沉穩和自信。她說,首演當晚滿分一百的話,“我給自己打八十分。”
鋼琴家朱曉玫今年65歲了。她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首場演出,定在11月9日晚19:45開始。五百余個座位的演藝廳只放了一臺鋼琴,四周圍滿座椅,觀眾屏息凝神等了五分鐘,朱曉玫探了探頭走了出來。爆裂的掌聲順勢響起,燈光暗下,只在鋼琴處留了盞頂燈。齊耳童花頭,寬大中式長衫,朱曉玫給人的觀感,幾乎和“傳說”中一模一樣。她雙手合十,鞠躬坐下,敲下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第一個音符。像是跟著朱曉玫“朝圣”,整場演出溢滿了濃重的“儀式感”。
《哥德堡變奏曲》是德國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曾被人譽為“宛若一匹人人均想駕馭的戰馬”,也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曲子以巴赫1725年為妻子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為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復又緩慢且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朱曉玫用70分鐘的時間,將它復現在上海觀眾面前。
自然界中,朱曉玫最愛山和水。在她看來,“山水”二字概括了自然界全部的美,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也是溪水、河流的意思,“他的音樂也像溪水一樣,不舍晝夜,寧靜流淌。我想這就是他的音樂既平靜又深沉,而且感人的原因。”在“文革”中中斷學業時,朱曉玫與巴赫意外相遇。那時,她拿到一本巴赫《平均律》的譜子,冒著危險偷偷將它們抄下來。回想起來,她始終覺得能在那樣的環境中認識巴赫,“實在是太幸運了。”
作為巴赫最主要的代表作,朱曉玫試圖借由《歌德堡變奏曲》進入巴赫音樂最基本、最精髓的部分。“它如此簡單又如此豐富。我每彈一次這首曲子,都覺得它來自寂靜,就像一尊雕塑從巖石中脫胎而出。這是一首寂靜的樂曲。”上海首演當天,朱曉玫并未對《哥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和變奏做過多反復的處理,“現場我從來不做全部的反復,你需要一氣呵成將音樂推上去,反復會把音樂內在的節奏拖下來。”她亦減少了裝飾音的使用,輕盈,詩意,在樂曲上做了不失“浪漫化”和“個人化”的處理。也有人指出朱曉玫在演出前半程時有“錯音”和“漏音”,尤其是炫技性段落因為年齡關系,并未盡現朱曉玫對巴赫的理解。但整場近乎“樸素”和“柔順”的演出,并不影響現場觀眾實實在在的感動。
25年來,《哥德堡變奏曲》成為朱曉玫每天必彈的曲目。很少有其他曲目會讓她彈這么長時間。這也讓她聯想到鄭板橋畫竹40年,“他說自己不會畫了,卻正是自己藝術成熟的時候。他說自己畫得不錯了,則是他走下坡路的時候。我一直抱著他這樣的觀點練這首曲子。”《哥德堡變奏曲》內在的平衡和安靜,在朱曉玫看來正是中國人尋求的最高境界。每天早上習練4小時巴赫,于她而言也似“打坐”般的修行,有時感覺差一點,有時感覺好一點,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已成為生活里自然的一部分。
朱曉玫在世界各地彈過兩百余場《哥德堡變奏曲》,但在她的印象,“大概只有兩三場是好的。”這里的“好”,于她而言是忘記時間流逝,進入“忘我”狀態。所以她始終認為“打坐”對音樂家重要,“能把自己忘掉之后的能量,直接沖向觀眾。”今年6月,朱曉玫在萊比錫托馬斯教堂的巴赫墓前演奏了《哥德堡變奏曲》,她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獲得這個機會的鋼琴家。
《哥德堡變奏曲》流傳至今已有100多個不同版本的錄音,那么多演出版中,朱曉玫也很難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每個人彈得都不一樣,我會喜歡不同人彈奏的不同部分。”所有版本都聽過一遍之后,朱曉玫在1990年還是決定錄一個自己的版本,“別人說你一點名氣都沒有,誰買?果真如此,我的唱片在家里躺了十年。但中國人彈巴赫還是不一樣,更細膩,更細膩,更有情感,而不是學院式的拘謹。”
演出時,有人喜歡在臺上盡現風格和個性,有人則喜歡將個人情感隱藏在作曲家身后,成為作曲家的虔誠信徒。朱曉玫是后者。“躲在音樂背后,躲在作曲家背后,讓音樂與觀眾直接交流,而不摻雜自己的東西,往往會使音樂更有力量。”從早年的窮困潦倒再到現今的備受矚目,亦有人問前后巨大的反差會否影響她對巴赫的演繹,朱曉玫輕輕一笑說,“我很擔心外界的炒作會把我抬得很高,那樣反而會摔得很慘。所以我非常小心地告誡自己,不要開太多音樂會,而要把時間多用在練習上。”
11月10日上午11點,也就是朱曉玫上海首演第二天,朱曉玫在上海交響樂團演藝廳接受了一大撥媒體的群訪,身旁遍布錄音筆和話筒。她一人坐在鋼琴旁的椅子上,棕色毛衣,穿了雙布鞋,系了條圍巾,裝扮樸素。她說,“你們問什么都可以,但問題請簡練一點,能聽懂就行。”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發問,朱曉玫一一作答,聲音沙啞里透了溫和,謙遜中又透了沉穩和自信。她說,首演當晚滿分一百的話,“我給自己打八十分。”